老扬州有句俗语 “有钱没钱,洗澡过年” 年前几乎所有人都要“洗邋遢” 搓背师傅毛巾所到之处 一条条枣核状的老ken窸窣而下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扬州最出名的两大文化——早茶和沐浴,而“水包皮”中的搓背技艺更是闻名已久。 2018年,扬州传统搓背术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中国沐浴文化分为南北两大流派,与北派的豪爽风格不同,南派的婉约细腻独具一格,而扬州作为南派搓澡的扛把子,搓澡工夫更是一绝。 [color=rgba(0, 0, 0, 0.9)] 南派搓澡(以扬州搓澡为代表)用一块毛巾,裹着手,在身体四处游走,游刃有余,像被神抚摸了一番。图by 《沐浴之王》 早在宋代,就有时任扬州太守的苏东坡写过一首《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 “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不难看出当时已经有专门的搓澡师傅了,不过那时的手法还比较粗暴。 到了明清,扬州搓背已经小有名气了,手法也不再让人喊疼,而是达到了让客人“忘疲”的功效。 以至于康熙驾临扬州,都免不了“驾转扬州,休沐竟日“,搓个背,泡个澡,俨然成为下江南的重要环节,成为当地接待上司的标准流程之一了。 如果说东北的澡堂子,给人“花臂”的江湖豪气;那么扬州搓背,给人一种化骨绵掌的深厚内功。 “扬州好,沐浴有跟池。扶掖随身人作杖,摩挲遍体客忘疲。百茗沁心脾”。 清人黄鼎铭形象地描画出了扬州沐浴“水包皮”闲适自在的生活场景,同时,也真实地反映了扬州搓背的独特魅力。 除了百年老澡堂子,现在扬州大多搓背馆都是一人一池。中草药包、花瓣,给水里提供养分,身泡其中,雾气缭绕之间,先让身心放松下来。 有经验的师傅会告诉你,微汗祛湿寒,泡浴时间过长反而进湿气。搓背通络补气,但过力反而泄气。 搓背还讲经络吗? 师傅说,当然,这就是扬州毛巾搓背和东北澡巾搓背的真正区别。搓背,如果还在看搓ken(身体污垢)的多少,那基本还没入门。 搓背的精髓在于一搓,一烫(背),一滚(筋),一敲之间,全身经络和筋骨的“血脉觉醒”。 八轻八重八周到 五官轻 春风佛花容 额头重 智开映星空 猴头轻 君子言凤声 四肢重 士夫力龙功 腋部轻 汗狐通除清 肩膀重 勇任家国栋 乳头轻 念母育儿情 胸肌重 宽怀大爱容 腹部轻 怕军丢书经 臀部重 坐稳正山峰 阴面轻 月美银辉柔 阳面重 日朗浩光宏 内侧轻 抚琴动心音 背部重 击鼓硬雄风 无湿轻 休闲情逸乐 有湿重 排毒健康生 “阳面(身体背面)的督脉和膀胱经络,最近阳康的人多,我会重点在肩胛骨和肺腧穴搓,很多客人搓完会排痰、喉咙微微痒;之后搓两侧的肝胆经,让‘气’顺下去。阴面(身体正面)的腹部阴寒,客人搓完会排小便,那其实是在排湿气。” 在扬州,这行的分工非常细致——干搓背的师傅,干推拿就不行;干修脚的师傅,干不了搓背。 一个人一辈子能把一项技能修炼炉火纯青就不错了。 [color=rgba(0, 0, 0, 0.9)] 好的搓背师傅,不比一个中医的效果差! “有位医院康复科医生,要我去帮他们医生培训手法,他说他们医生知道原理和方法,但手法的功力,做不到搓背师傅的水准。” 烫背,是用几条饱浸热水的浴巾敷于背至脚,全身毛孔因为热力效应而充分“张口”,这正是中医讲的“开鬼门”(打开皮肤毛孔的开合)。 此时,以微微出汗为宜。过汗伤血,汗血同源。微汗就是一个祛湿的过程,肌肉腠理的湿气都会通过微汗排出来。 扬州搓背八轻八重之“乳头轻、胸肌重” 接着,一根“长满刺”的木棍,由搓背师从上至下碾压全身的筋脉,酸爽无比。 压轴的“敲背”,最为考验搓背师的功力——搓背师的拳掌落于背上,连连响声,时而如万马奔腾,时而如泉水叮咚响。 “真正好的敲背技术,不在于声音的悦耳动听,‘各种花式声响’是我们年轻时候玩剩的,现在我们更追求效果。” 在经验老道的搓背师看来,敲背,比搓、烫、滚加起来还累,因为全程需要把“气”守在胸口,随后发之于手,“行走”于客人背上,一气呵成。 敲背用的是搓背师的一口真气,其内透力,很像超声波的共振效应,就是士兵齐步走能震垮大桥——整个肌肉筋膜脏腑,在同一个频率下震动,有了十足威力。 不到三分钟,感觉整个胸腔的吸气量明显增加,一口气终于能顺畅而深深地被吸到小腹。 当年苏东坡爱洗澡,常搓背,虽然自认为“居士本来无垢”,却还要“尽日劳君挥肘”,可见搓背的功效何止是去垢。“扬城处处设浴堂,巷陌惯闻敲背声”,可见搓背令人身心愉悦,有机会您也可以来一来扬州,感受这份独特的城市习俗。 |